根據《安慶綜合交通發展規劃 (2011-2020) 》,依托國家及區域交通干線和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安慶將按照“十字輻射、蛛網聯絡”的基本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架構,建設以對外通道(公、鐵干線,長江航道和民航航線)為主干、城際通道(城際公、鐵線路和內河水運)為骨架、市域交通網絡為基礎、客貨運場站為支撐、各類運輸服務企業和專業物流企業為運行主體的內聯外通、相互銜接、層次分明、系統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適當優先發展運輸業,支持和帶動經濟發展。
2015年,安慶市交通工作取得新進展,“十二五”成功收官。這一年,岳武高速、望東長江大橋北岸接線高速項目建成通車,望東大橋進展順利;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全面開建;安慶高速互通遷建項目正式開工;G206宜秀區段一級公路主體工程完工,S332皖河大橋一側合龍,獅子口大橋建成通車,G318瓶頸路段部分標段開工建設,紅光、獅子山公交樞紐站動工興建;全市完成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
2014年,安慶市公路客運量約1.35億人次、客運周轉量114.18億人公里;增幅約11.6%、10.2%。公路貨運量1.83億噸、貨運周轉量287.34億噸公里;增幅約10.8%、13.0%。天柱山機場客運量突破103142萬人次,貨郵達89.747噸。
安慶市歷年全社會客運量
年份 |
全社會(萬人次) | 公路(萬人次) | 鐵路(萬人次) | 民航(萬人次) |
2000 | 5235 | 5235 | ||
2003 | 5791 | 5705 | 86 | |
2005 | 6037 | 5962 | 75 | |
2007 | 6154 | 5980 | 174 | |
2011 | 6410 | 7.63 | ||
2012 | 8400 | 9.06 | ||
2013 | 9800 | 11 |
公路
1922年,全省第一條官辦公路——懷集路在安慶修筑。此路沿古驛道而建,由城區至集賢關,長10公里,土路面,晴通雨阻。到1949年,安慶有5條公路,通車里程218公里。
解放后,安慶對原有公路不斷進行拓寬改造,同時新修了數十條公路。北京至珠海105線、煙臺至汕頭206線、上海至聶拉木318線3條國道和6條省道貫穿全市。1990年代以來,安慶加快對外快速通道的建設,規劃建設由“三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和國道、省道構成區域的快速公路交通系統,連接各縣(市)城區的公路建設,提升道路等級,加強國道和連接各中心鎮的一級公路建設,尤其是加強各發展軸線的通道建設,與縣、鄉、村公路構成合理的路網布局。1995年底,隨著岳西縣西平鄉公路通車,全市實現了鄉鄉鎮鎮通公路;1996年實現全市鄉鎮鄉鄉通油路。
1999年建成國家主干線滬蓉高速公路高河至界子墩段公路后,安慶的高速公路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2002年10月建成合安高速公路安慶段,2004年12月完成連接多條高速公路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及北岸接線建設,2005年1月建成合銅黃高速公路安慶段,2009年濟廣高速公路安慶段岳西至潛山通車。同時,推進通往周邊未通高速公路縣的快速通道建設,加快岳西至武漢高速公路安慶段和濟廣高速望東長江公路大橋及接線工程建設,并配合完成安慶交通發展戰略中東向主通道的江南沿江高速公路蕪湖至安慶(大渡口)段,和南向出海通道的安慶至景德鎮高速公路建設。
2012年,作為全國17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之一,安慶由3條國道和9條省道組成全市公路主骨架,102條縣道,153條鄉道和47條專用公路聯接主干線公路形成全市公路網。屬公路系統養護的通車里程達1588公里,其中國道392公里,省道585公里,重要縣道611公里。全年公路完成客運量840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5.5億人公里,貨運量24.3億噸,貨運周轉量528.6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5%,16%,16%,17%,道路運輸經濟指標實現穩步增長。年新培訓駕駛員79606人。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21.1萬輛,比上年增長17%。其中私人汽車18.5萬輛,增長20%。同時,穩步推進農村公交網絡建設,按時完成農村客運站建設任務,建成招呼站、候車亭1850個。望江、潛山等縣順應新農村建設需求,以城鄉公交一體化為重點,大力支持發展農村公交班線,探索了一條適應農村公交發展的新路子。
2013年,經按新的線位規劃后,全市國道為6條,里程1010公里;省道為21條,里程1396公里。其中國道增加618公里,省道增加811公里,重要縣道減少611公里,累計增加里程818公里。結束了樅陽、望江兩縣境內無國道的歷史。新的國省干線公路的形成,將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公路交通條件。
2014年完成高速公路投資33.17億元,國省道完成投資35.55億元,農村公路完成投資2.45億元。岳武高速、望東大橋及北岸接線等高速在建項目進展迅速。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北岸接線工程已開展征地拆遷工作。安慶高速互通遷建項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全年完成國省干線升級和大中修改造里程
按照交通運輸部大力發展現代甩掛運輸的要求,目前全市已有2家甩掛運輸企業轉型發展,全市已有甩掛車150多輛。
攝影作者:錢正義
市運管處認真落實安全管理措施,開展臥鋪客車隱患集中整治,推行凌晨2點到5點臨時停車休息或駕駛員落地休息措施,推行道路客運安全告知制度。督促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在全市所有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安裝“三品”檢測儀和視頻監控,強化道路運輸安全動態監管。目前,全市1506輛中長途客運班車、495輛危險品運輸車、1827輛大型貨運車輛上全部安裝了GPS終端設備,在線率達93%。全市GPS實行三級平臺實時監控,并與交警等部門實行客運駕駛人信息資源共享,隨時隨地掌握車輛的運行狀況。
鐵路
1995年10月1日,安慶市無鐵路的歷史宣告結束。總投資10億元的合九鐵路安慶段,僅用2年時間就建成通車。市境內鐵路總長200余公里,呈“人”字形貫通桐城、懷寧、潛山、太湖、宿松和安慶,設有安慶站、安慶西站、桐城站、天柱山站等12個車站。2004年建成安慶大電廠鐵路專用線。除安慶站(需轉車)外,各站已有直達廣州、深圳、福州、泰州、濟南、連云港以近各站的客運列車。
安慶站客運已開通至北京西、上海、西安、合肥、淮北等直達線路。貨運主要承載煤炭、農資和礦建大宗物資,年貨運量為1400多萬噸。2015年12月6日,寧安高鐵開通,全長257公里,安慶段19公里。結合國家鐵路網建設進度,將完成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阜陽—六安—景德鎮—汕頭鐵路安慶段建設;推動并完成合九鐵路復線工程和電氣化改造;合肥至九江城際鐵路安慶段已正式立項;湖北隨州經麻城至安慶鐵路前期調研論證工作已經開始。屆時安慶將真正成為華北地區通往東南沿海的重要交通樞紐。
水運
安慶市境內長江岸線總長237公里,約占皖江北岸岸線的60%,適合建設港口岸線105公里,其中深水岸線70公里。安慶至蕪湖段長江航道日常維護水深為6米,具有建設5000—10000噸級海輪深水泊位的優越條件。境內華陽河、皖河、菜子湖、羅昌河四大水系均為長江左岸一級支流,航道總長724公里,與長江干流形成“一干四支”網絡水系。
安慶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稱,是長江下游北岸的大型港口,為長江干線10大港口之一。早在建城前,安慶便有盛唐灣古渡溝通大江南北。因安慶得名宜城,故稱宜城渡。南宋建城后,安慶與沿江各埠交往日益頻繁,成為皖西南重要商品集散地。鴉片戰爭后,安慶先后被辟為外輪暫?诎逗屯ㄉ炭诎。1938年安慶淪陷,